PG电子官方网站-PG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您好!欢迎访问PG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16年专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

研发中心
MON-FRI 9:00-18:00

技术服务热线
13361299266

总部地址
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328号D区9号

新闻动态

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技术

来源:网络日期:2025-07-06 浏览:

  

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技术(图1)

 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车联网技术,知道了车联网有“狭义”和“广义”之分。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,一些企业已经不单独提车联网了,而是主打座舱与智驾。

  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座舱技术的发展历程,从功能堆砌到场景融合,座舱是怎么一步步完成从智能到智慧的跨越的?

  在 第2集 汽车总体构造(燃油车) 中我们介绍过汽车的总体构造,知道了“乘员舱(也称:客舱、座舱...)”的概念。

  座舱的设计关系到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及安全性,因此,一直以来各大车厂都在上面不停的做文章。

  相比于传统座舱,智能座舱(intelligent cabin)旨在集成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,打造全新的车内一体化数字平台,为驾驶员提供智能体验,促进行车安全。

  智能座舱由智能座舱内饰及智能座舱电子构成,智能座舱内饰包括座椅、灯光、玻璃等;智能座舱电子则包括座舱域控、各种液晶屏、抬头显示(HUD)、流媒体后视镜等。

  1900年福特推出的流水线工艺使汽车实现了大批量生产,从而走入寻常百姓家,自那时起,汽车座舱就诞生了。

  那时的汽车座舱只有机械式仪表和众多物理按键,以及车钥匙插孔。这些部件便于驾驶员操控车辆并随时了解车辆的关键信息,如:发动机转速、水温和油量。

  娱乐方面,则搭载了车载收音机,可以收听无线电广播,有些车还可以播放磁带(卡式磁带)音乐。

  听音乐还不够过瘾,一些富豪把电视机搬到车上,坐在副驾上偷偷看,反正自己不用开车,闲着也是闲着。

  后来VCD光碟也上车了,当然并非标配,这一配置几乎是豪车的象征。如今在你看来老掉牙的东西,当年可是富豪们的专属。

  进入21世纪,更多高科技产品被应用到汽车上,液晶仪表取代了机械式仪表,车速、油耗、里程等车辆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显示在仪表上,更加直观。

  2010年前后,智能手机开始普及,很快汽车上就有了娱乐主机,从此全面进入数字娱乐时代。

  一些高端轿车使用更大的娱乐屏,以显示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娱乐内容,如导航、车载音乐、车载视频等。

  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,并于2014年在中国市场亮相,惊艳汽车界!

  该车型用可触控的中控屏取代了车内大部分的物理按键,大屏尺寸达到了惊人的17英寸!

  我是2017年毕业的,当年有幸去了北京车展,回来后按惯例撰写出差报告并在部门内分享。

  我记得当时表达了两个观点:一是我们应该要正向开发一款适合于电动车的整车架构,而不仅仅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修修改改(当年大部分车企都是这么干的);二是车机大屏基本已成为新势力车型的标配,我们在新车型上应该考虑搭载。

  不知道当时领导听进去了多少,也许人微言轻,我的这个建议估计在领导的心目中没有引起任何波澜。

  那个时候让领导引以为傲的是电控技术,比如:SOC的算法,说白了,就是怎么把SOC算得更准确。

  后来大家也看到了,座舱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,随着各种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入这个赛道,座舱技术被一次次卷出新高度。

  首先是屏幕尺寸越来越大、屏幕数量越来越多;其次是交互方式越来越多样化,从触摸到语音控制,再到手势控制、生物识别等。

  这些技术的加持,让汽车仿佛有了生命,它不再是一辆冰冷的代步工具,而像是一个移动的数字空间,你可以在里面娱乐、办公...

 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,座舱将由智能向智慧转变,带给汽车界无限的遐想。

  说到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,我认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:硬件-高集成度域控制器及高性能车规级芯片软件-座舱操作系统;人机交互语音识别、生物识别、增强现实显示。

  读过 第6集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  这篇文章的人应该知道,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当前处于域集中发展阶段,这种架构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、模块化,带来整车成本的大幅度降低。

  2023年7月,零跑汽车发布了其3.0电子电气架构——“四叶草”,即用一个中央计算平台实现对智驾、座舱、车身、驾驶四大域功能的统一管理。

  这种集成化程度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,零跑从成立之初就主打全栈自研,这并非一句口号。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是大华股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,2002年带领团队研发出8路,成为安防行业独一无二的产品。

  2025年3月,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《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》。

  未来,零跑不仅仅是一家整车企业,更是一家汽车技术设计公司,这背后得益于自身强大的自研能力。

  当然,高集成度域控制器的出现得益于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——高性能车规级芯片(高通8155/8295),没有这颗心脏,什么多屏联动、3D渲染等高负载任务实现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
  8295芯片是高通的第四代产品,是全球首款量产上车的车规级5nm芯片,基础版算力达30TOPS,高性能版则可达60TOPS。

  高性能芯片谁都可以买,但能否把芯片用好并不是每家车企都有这个能力,这就不得不依赖于供应商资源,如下例举了中国本土能够提供搭载高通8295芯片座舱的几家头部企业。

  我们都知道,在手机领域,主流的操作系统有Google的Android、苹果公司的iOS和华为公司的Harmony OS。

  在座舱领域,在主要有RTOS(QNX)、Linux和Android三大基础系统,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良操作系统,如:AliOS(阿里)、鸿蒙OS(华为)、特斯拉的Version和大众的VW.OS等。

  所谓改良,就是在基础操作系统之上进行深度定制开发,包括修改内核、程序框架和硬件驱PG电子网站动。

  有了硬件与操作系统的支撑,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。我们最早能直观感受到座舱变得智能的功能是语音控制。

  如今这一功能已经很普遍,但如何做到语音识别更精准,则是各大车厂持续发力的点。只有做到精准识别,才能避免误唤醒,才能支持独立音区控制。

  此外,生物识别(虹膜/面部识别)技术也已被应用于汽车上,以实现驾驶员身份识别及个性化设置。功能本身并不复杂,但识别精准度及速度将会大大影响用户体验。

  除了声音、面部交互,驾驶员的视线才是更应该被关注的,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,总是低头去开导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。于是抬头显示(HUD)就出现了,即把行车信息、导航指示等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,这样驾驶员的视线就可以始终保持在前方,提升行车安全。

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,AR-HUD(增强现实抬头显示)出现了,其将行车信息、导航、路况预警等关键数据以虚拟图像的形式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,形成虚实融合的视觉效果,让驾驶员可以轻松获取所需信息,将驾乘体验和行车安全又提升了一个档次!

  近期,随着DeepSeek的爆火,大模型上车不再是一句口号,多家车企争先恐后的宣称已率先接入DeepSeek。

  无论是蹭热点,还是营销噱头,这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们可以看到,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,带给我们无限遐想。

  上次5G来临时,也是这个感觉,后来5G并未像预期那样改变千行百业,但这次人工智能是真不一样,它已经切切实实的来到了我们的工作、生活中。

  理所当然的,它也会成为各大车企的新宠,毕竟,不卷技术的话,在如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下实在难以存活。

  行文至此,相信大家对智能座舱技术有了初步认识,以后买车时也能跟4S店的人掰扯几句了。

  这个系列(新能源汽车系列第一季)文章结束后,我还会写新能源汽车系列第二季、汽车前沿技术等系列文章,把我在汽车行业的所见、所思不定时输出,请大家持续关注。

  好酒不怕酿,经典的知识永不过时。跟那些做行业新闻的自媒体比起来,我的更新速度很慢,一是因为我有本职工作要做,没那么多精力;二是为了保证输出质量。

  目前“新能源汽车百年”已入驻各大自媒体平台,因此,每一篇知识科普都会PG电子网站有图文、视频两个版本,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查看即可。

  最后,大家如果觉得有用,帮忙点赞、转发、评论,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!感谢!

  关于作者:韩悌信,甘肃兰州人,现居杭州,毕业于四川大学,硕士,现从事主机厂车联网相关研发工作。

新闻动态 丨NEWS

联系方式丨CONTACT

  • 全国热线:13361299266
  • 传真热线:0532-85912223
  • 业务咨询:13361299266
  • 企业邮箱:tech@pg-smarttech.com
首页
电话
邮件
咨询